从深圳出发的舞剧《咏春》,再一次登上国际大舞台!当地时间8月30日至9月7日《咏春》将在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,连演12场。昨夜首秀,瞬间燃爆全场,一举博得满堂彩!
这也是舞剧《咏春》继新加坡首演后的第二次“出海”演出。彩熠灯光倾情助阵,切割灯FINE 1400 PERF、炫“染”出色的FINE 1400 WASH PERF、经典天地排FINE 400 CL7熠熠生辉,邂逅世界文化艺术之都伦敦,展现东方舞蹈之美与中华英雄气概。
古老剧院与中国“双非遗”舞台艺术的相遇
本次《咏春》演出剧院沙德勒之井剧院位于著名的“伦敦西区”,是一座拥有300余年历史的知名剧场。相较于国内的“大剧场”,沙德勒之井1500座大厅在进深、宽度上有很大不同,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感也会更加强烈。
据介绍,为了适应沙德勒之井剧院的舞台,《咏春》舞美因地制宜做出相应调整。先遣小组舞美工作人员进入剧院1500座大厅装台、合光。剧场选用彩熠舞台灯光设备,彩熠高品质全程护航演出,为剧目添光添彩,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。
硬核实在的功夫对决极具巧思的灯光设计在舞剧《咏春》的舞台上,灯光作为主线之一,不仅为观众直观的构建起了双线叙事结构,更以电影为媒介,巧妙地运用了场灯作为道具和灯光设计的一部分,开启了一群追光人的故事……
我们在设计过程中,充分参考借鉴了香港80年代的电影资料和质感,在叶师傅的影片段落中,如七十二家房客等场景,明显可以感受到灯光光色的变化,向香港电影花样年华、功夫等影片的致敬。——灯光设计任冬生
用光简约,呈现留白美
灯光呈现上,考虑到本剧的整体气质,在设计上回避了一些惯用的舞台灯光方法,追求一种包含了对传统武侠气质、电影镜头感,甚至中国传统美学思考的一种审美尝试。
在处理一些很燃的打斗戏份时,避开了使用红色、频闪、光束等常见的表现手法。
而在舞蹈属性非常强烈的女子群舞香云纱一段中,设计师在一个近乎是空置的空间,使用了正投的造型灯。
在背景黑纱上构建了几组形成深邃空间感的“光带”。直观地塑造了叶问与永成之间的离别与距离,也给观众以遐想的空间。
饱和色彩 塑造香港电影质感
在叶问的时代里,灯光设计相对饱和的色彩,塑造了电影质感的老香港的市井气质。
FINE 1400 WASH PERF染色切割电脑灯,光学设计独特,不仅光斑柔和,光效更比市场上同等功率的电脑灯提高了50%,光通量达到47000lm,显色指数Ra>95、R9>90,CMY无级混色,色彩鲜艳饱满,过渡自然,打造充满文化韵味的舞台。
比如七十二家房客出场舞段,色彩浓度以及灯光变化的逻辑上,都会区别于片场白光的平实和小光比,让市井气息更足,强烈的光比让舞者更立体,也更强调舞性。
叶问家里的灯光,则更侧重于打造沉稳、温馨之感,无论叶师傅在外遇到多少挫折,香港街市的一隅,有永成在的小家永远是他回归的港湾。
在尾声部分,灯光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处理,使用了非常强烈的矩阵灯作为返投地逆,旨在将以叶问为代表的传武者,电影人,普通人,乃至每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那种超燃的气场,通过灯光向观众发散出来。
春华秋实,光影相随
越是民族的,越是世界的。从中西文明荟萃的新加坡到现代西方文明开创者的英国,此次《咏春》“再出发”,步步向前,是为厚积薄发之旅。彩熠很荣幸作为舞台灯光加入剧场演出,将一路追随,照亮《咏春》的出海之路。
